法律行业陪跑课正在收割律师的焦虑


来源:一推响 作者:toney 发布日期:2025-07-18

034.jpg

前几天听一位刚独立执业不久的律师诉苦,自己在直播间看到39.9元的引流课,抱着学习的心态下单了,付款后,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只讲了少许的干货内容,多数时间都在推销3980元的陪跑课,宣称“AI软件助力,轻松创业赚钱”、“一天发几百条内容,能同时运营几十个账号”等等。该律师花3980元购买了正式陪跑课后,却发现课程内容比较陈旧,只是更新了几节AI课程,顿时有一种上当的感觉。

陪跑服务本质是“焦虑生意”,MCN机构深谙律师急于获取案源的心理,用“速成”、“捷径”等话术,将课程包装成“救命稻草”,让律师冲动消费,而并非真正提供价值。

当前知识付费市场鱼龙混杂,陪跑服务无需资质认证,任何人都可宣称“专业陪跑”,课程内容、服务质量全凭MCN机构一张嘴。大家都知道法律服务的转化路径是很复杂的,涉及到专业能力、律所规模、服务价格、客户信任等多重因素。在真实的执业环境中,案源转化率绝不可能被某个标准化课程或“秘籍”所能保证的。

个别刚执业的律师缺乏对法律市场规律的认知,难以辨别服务方宣传的真伪,服务商刻意营造“成功捷径”的假象,本质上是在收割信息差带来的红利。那些所谓的“一对一深度陪跑”,往往沦为标准化课件和群发资料的堆砌,服务方使用统一的模板和话术应对所有律师个体差异极大的需求。当付费律师期待个性化指导时,得到的却是通用的模板内容,有时你要深入问几个与业绩相关的敏感问题,服务商就会变得爱搭不理,敷衍了事。

获取案源没有捷径,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来自扎实的专业功底、严谨的执业态度和长期的经验沉淀,那些试图绕过专业积累的律师陪跑课程,最终只会掏空自己的钱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