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整个互联网都在劝退律师行业
最近我刷头条的时候,经常刷到劝退律师的内容,有律师说“律师行业很难赚钱,新人慎入”、“案源难找,别入坑”……看得我也一头雾水,为什么整个互联网都在劝退律师行业?简单总结了几点。
各行各业都很内卷
不只是律师行业,就连我做了14年的广告投放行业也卷得不行,很多平台都能实现AI智能投放,物料都在推广后台可以通过AI一键生成,砍掉了优化师很多工作量,优化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数据分析,调整策略等。除了广告投放外,我现在甚至已成为了剪辑师和AIGC工程师,也要紧紧拥抱AI才能生存啊!就好比律师拥抱DeepSeek一样,不懂AI技术就意味着会被市场淘汰。
就拿中学数学老师来说,也同样受到了AI的冲击,老师辛辛苦苦备课教学,学生用手机打开DeepSeek解题秒出答案,思考和解题过程比老师教的还详细,由于没有AI给的答案详细,弄不好还会被学生投诉到校长那里,说老师教得不好,你说数学老师能没有危机感吗?
律师行业起步艰难
新入行的律师在起步阶段没人脉没资源,实习阶段拿着几千元的基础工资,本身就挺艰难的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全国律师助理的平均薪资只有4876元,年薪也就6万左右,甚至低于2023年人均GDP8.94万元。这点微薄的收入,在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,更是难以维持生活。如果在大城市做律师助理,除去房租、吃饭等基本开销,几乎所剩无几,而且很多律师还要自己缴纳社保,这让新入行的律师压力倍增。
更让律师感到头疼的就是案源问题了,别说新人律师了,就是老律师都不像前几年那么容易获取案源了,主要原因还是律师人数迅猛增长,导致僧多粥少的局面,这也是一部分律师劝退新人律师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超负荷的工作压力
最近3个月内,全国范围内已有10余名律师因长期高强度工作引发健康问题,最终不幸离世。这行真的快成高危职业了,部分律师为维持生计不得不超负荷工作,"全天候待命" 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常态,深夜改合同、凌晨1点还在处理手头琐碎的法律事务,不少前辈都劝新人谨慎入行。
破茧成蝶方见晴空万里
劝退归劝退,律师行业也并非完全看不到希望,熬过起步阶段的艰难,后续的发展还是不错的,往差里说解决温饱不是问题,要是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多呢,案源也不一定是很发愁的事儿。
前段时间身边有一位做了两年自媒体的律师问我还要不要坚持,我就直接跟律师说一定要坚持,建立自己的核心壁垒,法律行业就像大浪淘沙,在漫长发展的道路上,当同行做自媒体的律师陷入低价获客、内容同质化的漩涡,甚至因短期看不到转化而准备放弃时,真正沉下心做专业输出的律师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案源。